尽管有些德国企业已经参与了中国的碳市场以及脱碳 行动,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仍然蕴藏着广阔的商机和 与中国企业及机构合作的潜在机会。基于德国公司在 其他国家提供气候解决方案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国际 经验,他们乐于在中国分享专业知识和技术,协助中 国进一步建设碳市场,并助力中国的脱碳行动。因此, 动员德国企业和利益相关方,并支持他们参与正在发 展的中国碳市场以及中国的脱碳行动至关重要。 自2021年初以来,德国海外商会联盟·大中华区在 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核安全和消费者保护部 (BMUV)的支持下开展了“碳市场合作项目”。这 一为期两年的项目旨在吸引利益相关方参与中国的 气候保护和碳市场及相关领域工作,巩固德国企业 对中国碳市场的兴趣,同时促进合作伙伴关系。这一 项目的基础是德国海外商会联盟·大中华区自2008年 以来在减排和气候保护领域建立的广泛关系网络。
作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海外商会联盟·大中 华区于2021年至2022年间在北京以及线上举办了 四次交流会。会议通常包括三位专家的报告、主题 讨论以及和观众的交流环节,观众通常为相关领域 的业内人士,每次参会人数在85人左右。已举办过 的交流会邀请了来自各个单位的重要专家发言,其 中包括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 心(NCSC)、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同时,也有来自知名国际机构的专家,如国际能源 署(IEA)、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以及行业领 先的智库和大学,如清华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绿色 金融国际研究院。此外,来自企业和行业组织的资 深专家也曾多次在交流会上发言,如德国咨询公司 FutureCamp、Perspectives Climate集团、安徽海 螺集团等。
交流会搭建了务实的平台,有效促进了各方交流,进 一步推进了中德以及国际利益相关者在中国脱碳领 域内的合作。超过340位来自企业、商业协会、国际 组织、非政府组织、使馆、咨询机构和科研单位的代 表参与了这一系列活动,以了解中国碳市场的最新发展和举措。
ETS作为中国实现关键领域脱碳目标的主要工具
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召开前夕, 中国于2021年10月底发布了新的实施计划和指南, 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其气候政策目标。中国雄心勃勃 的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在2060 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这为中国的低碳转型提供了一个 重要的长期视角,也是其国家自主贡献(NDC)的正 式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国务院于2021 年10月发布了“1+N”政策体系,并补充了碳达峰以 及能源、工业、交通和循环经济等关键领域的详细行动计划。
国家碳排放权交易系统(ETS)在实现这些目标上发 挥了关键作用。国家碳排放权交易系统旨在促进中 国有效控制和逐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实现绿 色低碳发展。国家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自2017年在中 国开始实施,并于2021年7月正式运行。中国的碳排 放权交易系统以强度为基础,其基准是根据实际产 量设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配额的公司可以将 富余的配额出售,二氧化碳排放量超出的公司则须 进行购买。
目前,约有2200家企业(主要是国有发电企业)被纳 入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年覆盖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这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虽然碳排放 权交易系统目前仅涵盖发电行业,占全国总排放量 的30%至40%,但中国的目标是逐步扩大全国碳市 场,将另外七个高耗能行业纳入其中。建材和有色金 属行业最有可能下一步被纳入全国碳市场,这将为 碳市场增加近2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 宏伟目标的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被视为中国脱碳道路上一个基于市场的决定性工具。
气候投融资作为能源转型和脱碳的催化剂
今年11月20日,第 2 7 届 联 合 国 气 候 变 化 大 会 (COP27)在沙姆沙伊赫闭幕。从德国政府的角度 来看,会议的结果好坏参半。德国联邦经济与气候保 护部部长罗伯特·哈贝克(Robert Habeck)对此表 示,会议产生了“我们无法真正满意的结果”。事实 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一份报告 显示,根据各国政府目前的气候承诺,本世纪末全球 将升温2.5摄氏度,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将需要 减少45%,以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摄氏度。 尽管碳市场和《巴黎协定》第6条的实施仍然是当下 的大背景,但COP27的重点是气候投融资、适应资 金以及为受气候灾害严重打击的脆弱国家建立“损 失与损害”基金。后者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进展点,因 为这是第一次将为气候变化相关损失和损害设立专 门基金这一问题列入缔约方会议的正式议程。根据 德国发展部长斯文雅·舒尔茨(Svenja Schulze)的 说法,尤其是诸如美国、中国和欧盟这样的排放大国 应该被要求缴纳新基金。作为第一步,由德国担任轮 值主席国的七国集团(G7)和由58个最脆弱国家组 成的“脆弱二十国”集团(V20)发起了“气候风险全 球盾(Global Shield for Climate Risks)”倡议,新 承诺的初始资金超过2亿美元,将立即被实施。 被称为“沙姆沙伊赫实施计划”的决定强调,向低碳 经济的全球转型将需要每年至少投资4至6万亿美 元,而到2030年,每年大约需要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气候投融资作为能源转型和脱碳的催化剂 今 年 11月 2 0 日,第 2 7 届 联 合 国 气 候 变 化 大 会 (COP27)在沙姆沙伊赫闭幕。从德国政府的角度 来看,会议的结果好坏参半。德国联邦经济与气候保 护部部长罗伯特·哈贝克(Robert Habeck)对此表 示,会议产生了“我们无法真正满意的结果”。事实 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一份报告 显示,根据各国政府目前的气候承诺,本世纪末全球 将升温2.5摄氏度,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将需要 减少45%,以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摄氏度。
尽管碳市场和《巴黎协定》第6条的实施仍然是当下 的大背景,但COP27的重点是气候投融资、适应资 金以及为受气候灾害严重打击的脆弱国家建立“损 失与损害”基金。后者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进展点,因 为这是第一次将为气候变化相关损失和损害设立专 门基金这一问题列入缔约方会议的正式议程。根据 德国发展部长斯文雅·舒尔茨(Svenja Schulze)的 说法,尤其是诸如美国、中国和欧盟这样的排放大国 应该被要求缴纳新基金。作为第一步,由德国担任轮 值主席国的七国集团(G7)和由58个最脆弱国家组 成的“脆弱二十国”集团(V20)发起了“气候风险全 球盾(Global Shield for Climate Risks)”倡议,新 承诺的初始资金超过2亿美元,将立即被实施。
被称为“沙姆沙伊赫实施计划”的决定强调,向低碳 经济的全球转型将需要每年至少投资4至6万亿美 元,而到2030年,每年大约需要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4万亿美元,才能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根据 该决定,提供此类资金需要迅速全面地转变金融体 系及其结构和流程,让政府、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机 构投资者和其他金融行为体参与其中。
除了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等基于市场的机制外, 中国已经计划进一步扩大绿色金融和气候投融资工 具,以实现“双碳”目标。总的来说,自2016年“十三 五”规划提出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的目标以来,绿色 金融早已在中国迅猛发展。2021,中国境内绿色债 券发行量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中国本外币的绿色 贷款余额已经接近16万亿人民币,存量规模居全球 第一位。2020年10月,不同部委和银行监管机构联 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 见》,该文件被视为里程碑式的国家政策举措,确立 了金融对实现中国气候目标的关键作用。该文件指 出,气候投融资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 促进更多资金流向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活动,并 建立相应的政策体系和标准框架。于2021年12月发 布的《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 步探索了省级和地方一级专门试点地区的差异化气 候投融资体制机制。
致力于脱碳的气候保护是一项全球性挑战,也是中 德两国在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大环 境下进行对话与合作的一个机会。
在未来几年,德国海外商会联盟·大中华区将继续举 办此类交流会,组织更多关于中国脱碳行动和气候 保护的活动并发表相关刊物,以支持德国、中国和国 际利益相关方的信息交流,协助各方在中国市场缔 结商业伙伴关系与合作。
原文来源:Econet Monitor Green Markets & Climate Challenge December 2022 12月刊